(资料图片)
明星参演话剧并不是新鲜事,从李宇春参演《如梦之梦》开始,越来越多的流量明星选择入局。这些剧目一经明星参演立刻广为传播,似乎为小众又边缘的话剧打开了一道重生之门。而流量明星加盟话剧后,粉丝的力量也随之而来。曲高和寡的话剧得到明星效应和粉丝经济的帮助,听起来是一件双赢的事情。但事实并不像听上去那么美好。
话剧是现场的艺术,没有剪辑,没有重来,每一遍都是现场直播。也正因如此,话剧在戏剧界一直处于高位。特伦斯·曼说:“电影让你有名,电视让你有钱,但戏剧会让你变好。”因此,许多流量明星都抱着“镀金”、打磨演技的心态纷纷涉足话剧。制作人的本意是想通过明星吸引更多观众走进剧场,继而爱上作品。然而欲速则不达,明星的加盟往往会将话剧变成热点话题,被吸引的通常也只是固定的粉丝群体。比起一场演出,这更像一场粉丝的狂欢。
这场狂欢都带来了什么呢?一边是在热搜上居高不下的话题、一票难求的局面。另一边则是额外增加的安保力量、观众席上的长焦镜头、演出中不合时宜的尖叫,还有被边缘化的同台演员、被忽略不计的剧情和演出过后充斥着“啊啊啊啊”的尖叫甜宠式repo,以及被狂热粉丝“刺伤”的话剧原住民。
凡事过犹不及,明星的出现会导致一部分粉丝带着“见面会”式的热情冲进剧场,只想跟偶像共处一室。偶像光环太盛,完全掩盖了话剧舞台的魅力。剧场的每一次表演都是不可再现的,演员追求的是打破自己,塑造角色,而忠诚的粉丝则致力于剥开角色的外壳,深情注视自己的偶像。那些不可思议的狂热的忠诚,对兢兢业业的演员来说未尝不是一种阴影。事件的走向也慢慢偏离了制作人的初衷。
如何让流量为我所用,如何兼得月亮与六便士,是许多制作人在探究的问题。在这方面,赖声川导演的做法似乎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。在他的剧场里,像《如梦之梦》《暗恋桃花源》这样的经典剧目都分为明星版和普通版多个版本,在保持热度、吸引粉丝的同时又为普通观众提供了观演机会。
戏剧需要走近大众而不是走向粉丝,明星加盟能解一时之困却不能持久。剧团要创收,演员要生活,如何吸引更多的观众走进剧场是非常重要的命题。时间只记住精品,艺术只承认一流。要想吸引观众,还应该从制作和宣传入手,尽力发挥作品的内生力量。就像新兴剧团话剧九人,没有流量也没有大制作,只依靠内容出圈,以民国知识分子作为题材编创系列话剧,台上妙语连珠,台下情怀满腹,几部作品互为铺垫,用他们特有的完整的民国宇宙持续而稳定地吸引新观众。从大学生剧组到话剧新生力量,精良的制作会被观众看见。
在宣传方面,同为小众艺术,中央芭蕾舞团有网红群舞“小海带”通过抖音短视频给大家讲述芭蕾舞团的生活;中国歌剧舞剧院将每年的团内古典舞业务考核做成《舞上春》演播;名导“双子星”韩真、周莉亚也开设自己的B站账号给剧迷解说剧作、分享排练日常。这些努力非一日之功,却能深入人心。
话剧不是粉丝追星的工具,更不是明星用来磨炼演技的试验田。流量明星加盟对话剧来说是福祸相依的存在,只有适度利用流量,才能让舞台重心从“话题剧”转回话剧。道阻且长,戏剧不会永远是象牙塔内的狂欢,它的光芒会平等地洒向每一个人。
Copyright 2015-2022 南极家电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:粤ICP备2022077823号-13 联系邮箱: 317 493 128@qq.com